5月11日,全国首套小学STEM教材发布会在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举行,会上,全国首套小学STEM科创教育系列丛书《科创教育实验教材》正式发布。据了解,该套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数百名一线校长、在校教师共同编著。

教材编委、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尹利和主任介绍,该套教材是“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创客教育的STEM教育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研究成果;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专家指导;以国家小学科学课标为基准,结合最前沿国际STEM教育理念,形成整建制、成体系的首套STEM科创教育系列教材。

系列教材主要以“设计思维”为核心、通过创客教育及STEM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课程规划、教具搭配、空间建设、师资养成四个方面提供完善的教学解决方案,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掌握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起点和发展方向。课堂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综合考虑不同学龄段的学生的能力差异,引导学生们通过合作共同解决难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考试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名誉主席、著名教育家陶西平表示:《科创教育实验教材(小学版)》是其见到的第一部成体系的教材。同时,他认为中国的STEM教育并不是照搬美国的STEM教育,而是中国自己的科创教育。这套教材吸收了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的理念和做法,既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又结合了中国小学教育的特点,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合作性等重要特点。

陶西平认为,STEM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一种综合,不光是知识的综合,而是跨界思维的培养,跨界思维的培养和知识的培养都是STEM教育要倡导的,也是这套教材所追求的。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表示,STEM教育与科学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关系,这两个是国家课程,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他主张要构建特色的课程体系,即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STEAM课程怎样更好的衔接整合,根据学校的需求、特点,办学的理念追求,形成有个性的,有特色,有风格的自己的东西。

STEM本身可以作为地方课程,通过一个科学的设计,有序的、高效的,进行STEM教育的推进。STEM课程的教育方式,主要强调的是实践、动手、制作、活动,这些正是目前学科课堂所提倡的探究等很多新的学习方式。STEM教育从资源上说,是跨界的,不仅包括是学校的课堂,还有企业、高校实验室、科研机构以及社会上的相关设置,都可以纳入到教育事业当中,让这门课程真正形成一个跨学科、跨界的课程,为学生真正形成一个跨学科的综合的视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认为:STEM是一种培养创新思维的教育理念,在推广教材的同时,要更加突出跨学科、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改变育人模式和传统的课程。STEM与传统科学课程可以做一个分工,科学的解决认知和素养的问题,STEM教育是一种理念,也是培养人才创新的学校方法。这套基于课题编写的教材,虽然编写时间比较短,但是此前为之知识体系积累的时间却很长,成果值得肯定。

作为教材的编委成员,目前,西安高新国际学校已经开始基于教材内容对全校4600余名学生进行授课。该教材是全国首套覆盖小学全部六个年级的STEM教育课程,包含58个主题、110个制作项目、315个学时,整建制、成体系。在尚未出现STEM教育标准、许多学校无从抓起的困境下,该套教材的出炉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国内首次研发出小学STEM科创教育系列教材,意味着STEM科创教育在中国正式迈入基础教育阶段。由此STEM科创教育这一当今最前沿的高新将走出“象牙塔”,成为每一个在校小学生都可以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次会议同时发布了全国首套《中小学人工智能系列丛书》,该教材由圣陶教育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