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等奖、二等奖人数是怎么确定的?

联赛之后,各位OIER除了忙着测题,心里想的最多的应该是本省NOIP一等奖到底有多少名额,一等奖分数线是多少。其实如果你所在的省份当年参赛人数和上年相比如果没有太大变化的话,一等奖的人数可以参照上年的人数。

如果一定较真,精确地计算一下你省一等奖人数的话,可以到NOI官网查看相关文件,但你查到的评奖办法可能有两个版本:一个是NOI条例第九章有专门的解释;另一个是2016年CCF发了一个《NOIP2016复赛名额分配办法及获奖分数线公告》,两个文件略有出入,今年应该是延用2016年的这个文件。如果不怕受内伤的话,可以按照文件的说明去仔细核算一下。我大概归纳了一下它的核心内容,仅供参考。

●一等奖人数由初赛人数、复赛人数和复赛平均分三个系数运算得到的,初赛人数占10%,复赛人数占40%,复赛平均分占50%。

●如果省一分数线高于国家一等基准线会适当增加一等奖的人数,反之会适当降低。

●二等奖人数和一等奖人数之和一般不超过参赛人数的40-60%(条例规定不超过参赛人数的30%),当然里面规定也很细,不一一详述了。

●三等奖2015年取消了,奇葩吧!说是含金量太低,不设三等奖了,这个逻辑是不是有点精分?不过2016年又恢复了,省一线高于国家基准线的100分以上都可获三等奖,省一线低于国家基准线的,不设三等奖。

●往届一等奖选手在本届再获得一等奖,不占当年一等奖名额。所以,放心地让那些大神去反复参赛吧!

【NOIP专栏】信息学联赛之后你必须清楚的10件事-少儿编程网

2.怎么看待你的成绩?

NOI每年参赛的选手相当复杂,有参加过两届以上竞赛的老司机,也有初学三个月就来赶考的新手。学习的时候有师兄师弟,成绩一出就都想拿一根标杆衡量。NOI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三个月的新手一定不要去和三年的老司机比成绩,你比不过师兄是有客观原因的,但并不代表下一届时你仍然落后于师兄。

所以,要和自己以往的成绩去比,和自己学习时间相近年级相仿的同学去比,这样才能看出你一年来的学习是不是有进步,进步有多大,和别人的差距有多大。尤其是参加提高组竞赛的初中选手,也不要太纠结自己的成绩为什么比不过那些高中生。他学习的时间比你长啊!他知识储备比你多啊!他刷的题是你的几倍啊!

【NOIP专栏】信息学联赛之后你必须清楚的10件事-少儿编程网

3.有没有希望进省队?

不想打国赛的OIER,应该叫OIPER。但是国赛名额实在有限,省队选拔的规则又有很多限制,导致很多在全省排名不错的选手落榜省选。能不能进省队,要估算一下自己的成绩和能力。如果省选名额是10个的话,那至少联赛成绩应该在前20吧(特殊情况除外),在联赛之后半年的时间里,有希望提高自己的实力,逆袭上位。这说的是可能性。所以既要看联赛排名,也要看自己的提升空间,如果排名不理想,但实力在,有信心,当然可以冲一下。如果联赛成绩排名较靠后,在联赛后的半年里玩命也打不进前10,那参加省选的目的应该是攒经验吧。

【NOIP专栏】信息学联赛之后你必须清楚的10件事-少儿编程网

4.省队选拔有哪些规定?

●省选比赛的时间在NOI国赛之前的4个月内举行,最晚不超过国赛前45天。

●参赛选手人数不低于省队人数的3倍。

●一般联赛二等以上就可以报名参赛(也有一等以上的省份),初中生符合条件也可以参赛。

●各校入选人数最高不超过省队人数的三分之一(四舍五入)。

●每省有一个女生名额,不占省队名额。如果入选的选手都是男生,则女生排名第一的入选省队。

●省选成绩包含两部分:联赛成绩占30-60%,省选比赛占40—70%,比例由各省自行确定。当然考题也由各省自己出题。

●国赛除了正式队员,还有若干名额的D类选手,不参与国赛奖牌角逐,但达到相应的奖牌级别发成绩证明,在自招中和国赛奖牌效力相当。

【NOIP专栏】信息学联赛之后你必须清楚的10件事-少儿编程网

5.联赛之后如何规划未来的竞赛之路?

联赛之后很多选手和家长都处在焦虑之中:继续NOI竞赛之路吗?退役吗?这恐怕要综合考虑了。

已经高二的同学,明年高三,未来第一任务是严峻的高考,如果没拿到理想的成绩,不退役恐怕耽误文化课成绩,退役又希望高考前拿个不错的竞赛成绩多一点选择。确实纠结。那到底怎么办好呢?

●已经获得省一的高二选手,首先考虑你进省队的可能性,一是联赛成绩,二是自己的实力还有没有提升,如果排名尚可,自己有愿望、有信心提升能力,就可以继续准备省选,在高三之前最后一搏,如果进不了省队,还有D类可以选择。

●已经获得省一的高二选手,还要考虑是否参加今年的CTSC(冬令营)和次年的APIO(亚太赛),亚太赛虽然应用度不宽,但如果成绩特别好,也有部分院校认可,CTSC如果拿到好成绩,也有现场签约。

●未获得省一的高二选手,如果成绩接近省一,还想明年最后拼一下省一的话,如果文化课压力确实不大,在不影响文化课的前提下,可以选择继续(慎重!)。

以上三条是针对联赛后高二选手而言的,不能确定符合以上三条的,可以考虑退役。毕竟,竞赛成绩只是锦上添花,文化课成绩才是第一要务。

对于其他年级的选手,联赛后你要考虑的是,通过阶段性的学习和联赛的检验,了解自己对于编程这一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成绩,结合自己学习的进程,来衡量自己的竞赛前程。尤其不要只看成绩不看学习进程和对竞赛的付出。要知道那些高分选手绝大部分都是经过了几年的学习和多届的竞赛的历练,神也是从人一步一步修炼出来的。

6.跨组别参赛的成绩怎么看?

每年都有小学生参加普及组竞赛,也有初中生参加提高组竞赛。跨组别参赛的选手一般来说成绩要弱于本组选手。当然也有初中就进入省队的并且签约清华的,毕竟都是个案。

我们一般都建议初次参赛的初中生先打一次普及组竞赛,次年参加提高组竞赛。但有一种观点认为普及组竞赛成绩没什么用,所以初次参赛就直接打提高组,包括初一初二的选手。实际上所谓有用,是指自主招生要求的是在高一到高三之间取得的竞赛成绩。那对于初中生来说,你参加提高组竞赛,除了成绩非常高能进入国赛并且拿牌,否则你在初中阶段的参加的提高组竞赛成绩对于自主招生也没有任何意义。从这个角度说,初中生的竞赛,其实是在为高中竞赛做准备。

那么,是去提高组打个酱油好呢,还是在普及组先拿个一等奖给选手的学习来个阶段性的检验和鼓励更好呢?自己脑补一下。

【NOIP专栏】信息学联赛之后你必须清楚的10件事-少儿编程网

7.联赛后还有那些赛事和活动可以参加?

●CTSC(IOI中国队选拔赛):每年寒假举办,为国际信息学奥赛中国队选拔赛,正式营员为NOI前20名,每个省有5名左右的非正式营员的名额,也评奖的!

●APIO(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每年5月左右举办,APIO开放报名,获奖分金银铜牌。

●省选:每年4-5月举办,是各省省队队员的选拔赛。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信息学体验营:每年5月举办,省一以上可以报名,适用于高一高二学生。

8.有竞赛成绩自主招生就没问题了吗?

自主招生是国家规定的一部分大学自主选拔的考生的一种形式,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自主招生面对的是有学科特长的考生。所以,各大学自主招生的初审条件基本是参考五大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机器人竞赛、学术论文、科技专利等课外学习和研究成绩。但是,这些竞赛活动获奖除了高级别的国赛和学科营有现场签约之外,自主招生主要是作为准入条件。所以要想获得自主招生的门票,一般来说需要有相应的竞赛成绩。初审之后还需要通过笔试面试才能获得10分—一本线的降分优惠。当然,有些院校的政策会优厚一些,比如可以免笔试直接面试,入学后可以优先进入实验班等。这是竞赛生的潜在价值。

笔试仍然有一定难度,所以,竞赛生文化课也要强,才能相映生辉。

9.如何确认自己适不适合学习信息学竞赛?

看阶段性的学习是否有很多不可逾越的障碍。比如很多基础问题长期理解不了,也无法应用;再比如,进度尚可,但自己完全没有形成独立写程序的能力,或者独立写程序错误百出长期不能修正。这种问题可能都体现为学生对程序处于不理解的状态,或者“程序思维”不好。

看是否保持持续的兴趣,并且乐于学习,喜欢写程序。

看文化课是否吃紧,有没有有效的课余时间持续的学习。竞赛提倡的是学有余力,竞赛学习不能断断续续,尤其不能通过短期突击来取得成绩。

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差异,尽管同样学习,学习的结果肯定会有不同,这和文化课是一样的,所以要清楚自己的程度、能力。

【NOIP专栏】信息学联赛之后你必须清楚的10件事-少儿编程网

10.联赛之后如何提升能力,准备未来的竞赛?

编程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最好的方法是:学习+实践。

所说的学习,是指编程的具体知识的学习,比如初级阶段的语言知识点,中高级阶段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知识。扎实的选手都是学习一个知识点就用相关的题目去认识它,巩固它,熟练应用它,而不是快马加鞭地短期学完所有知识。

实践证明,刷题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如果没有刷题的经验,所谓算法只是一个知识点而已,想应用到你的解题实践中,很难实现。如果没有深厚的代码积累,不要说写,就是读懂二三百行的代码,也未必能行。那些我们崇拜的大神没有一个不是趟过代码丛林走向神坛的。

所以,刷题是理解和提升的必要环节。但是刷题必须有严格的规划,哪些知识点配合哪些题目,要有专业的指导,否则要么陷入简单的重复劳动,要么陷入事倍功半的消耗战。我们最常见到的一种失败案例就是,自己闭门学了三年,连一个三等奖都拿不到。

【NOIP专栏】信息学联赛之后你必须清楚的10件事-少儿编程网

所以,编程能力的提升,如果不是神,只能按照这样路径去走。你唯一能做的是提高你的写题速度,尽快完成阶段练习,再去攻克下一个知识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