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教育部通知全面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那么竞赛没有用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虽然高考加分取消了,但是降分录取却更多了。

自主招生降分录取是什么呢?

对于大学来说,要看考生的特长是否与大学的要求一致。如果一致,想收下这名有特长的学生,大学就会采取降分录取,但仅限于录取到和学生特长吻合的专业;如果不一致,即便考生的特长特别牛,不是大学所需要的,也不能通过自主招生降分。

对考生来说,要自己去挨个申请参加自主招生计划的大学,大学会组织专业老师来评定,看学生的这项特长到底符合不符合大学的招生要求。如果确实符合大学专业需要的人才标准,那么大学就会降分欢迎进来!

高考加分对大多数学生是不公平的,不能因为考生具有某些特长,就可以在高考时得到优厚待遇,这与考试公平相背离。自主招生降分录取,对于竞赛特长生来说,给他一个发挥特长的平台,通过继续深造,成为国家一些领域的顶尖人才,否则就会埋没了人才。

高考题目越来越简单,如果单纯以高考分数作为选拔标准,大学可能没有招收到适合培养的人才。因此,现在大学纷纷更加看重自主招生项目。

自招的初衷是为了招收对某学科有突出特长和兴趣的孩子,但实际上五大学科竞赛(数理化生和信息学)逐渐成了唯一的自招标准。

最新统计,在清北2017级新生中,共有864名完全通过竞赛保送或签约,并最终录取清北的学生,其中国家集训队直接保送清华的257名,全国决赛金牌降一本线签约清本的142名,省一等奖及以上通过暑期竞赛营、金秋营、生科营、工科挑战营取得签约或加分的465名。另外,一部分有竞赛学习经历的学生,凭借年级排名通过学科营、综合评价等其他途径获得了降分。

当然,清北对于竞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其竞赛招生体系是围绕着国家集训队-金牌展开,再对省一等奖省队获得者进行多轮考核筛选。而其他大学要求就没那么高了。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所高校在招生简章当中明确要求,报名条件为“五大学科竞赛省一等奖”。很多985或者211大学的要求,其实只到省二,甚至双省三。

总之,如果一个学生仅仅有省一等奖,未能通过清北金秋营等考试提前取得签约或降分,能够考虑的就是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自主招生。如果一个学生仅仅有省二等奖、甚至省三等奖,实际上对其余学校的自主招生来说,已经很是够用了。

所以说,想要参加自主招生,竞赛成绩是门槛,是获得自主招生入场券的基本条件。自主招生考试是学校自己命题,考察学生的水平,考试内容也和竞赛内容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作为自主招生敲门砖的奥赛获奖成绩,含金量一点都没有比以前低。

信息学竞赛流程

学科竞赛之所以权威,无法作假,是因为它是国际性的中学生比赛,每年中国会派国家队参加,并计算团体总分,因此需要选出最有实力的孩子代表中国去和世界上的优秀孩子同场竞技,为了从全国那么大范围中选出最适合的孩子,因此有了一系列的比赛。而信息学竞赛流程长、竞赛多,下面介绍一下主要的比赛:

(1) NOIP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简称NOIP。

NOIP始于1995年,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在每年的10-11月份统一举办。届时,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各省市为单位由特派员组织,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卷。初、高中或其他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可报名参加联赛。

联赛分初赛复赛两个阶段。初赛考察通用和实用的计算机科学知识,以笔试为主。复赛为程序设计,须在计算机上调试完成。参加初赛者须达到一定分数线后才有资格参加复赛。联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两个组别,难度不同,分别面向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只限制参赛的最高年级,低年级不限制,小学可以参加初中,初中可以参加高中)。

浙江这样的强省进入省队就可以签清华北大NOIP成绩特别好也可以签约,今年NOIP满分6个人,签约北大或者清华一本线。联赛主要目的是在省里进行选拔,组织省队参加全国性的比赛NOI。

(2) NOI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NOI,是国内包括港澳在内的省级代表队最高水平的大赛。

每年7月经各省选拔产生5名A队选手(其中一名是女选手)若干名B队选手,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在计算机普及较好的城市组织进行比赛。这一竞赛记个人成绩,同时记团体总分。像浙江这样的强省,B队最多有11名(计算机协会限制的最多不超过11名),北京今年有13名。该竞赛人员配备与成绩计算比较复杂。

NOI金牌50名进入国家集训队,获得清北保送资格,银牌可以进北大。铜牌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降分

(3) 冬令营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冬令营(简称冬令营),每年在寒假期间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包括授课、 讲座、讨论、测试等。

参加冬令营的营员分正式营员和非正式营员。获得NOI前50名的选手和指导教师为正式营员,非正式营员限量自愿报名参加。

选拔出正式营员前15名的选手组成国家预备队,而非正式营员(大约三四百名)也会进行比赛,设置一、二、三等奖。也是全国性的奖项,可以作为大学自主招生的一些门槛,作为获奖的资格,也可以到有的大学那里签约,得到优惠。

(4) 选拔赛

选拔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代表队的竞赛,简称选拔赛。

每年5月,从冬令营前15名选手中选拔IOI的选手,获得前4名的优胜者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竞赛。选拔科目包括:NOI成绩、冬令营成绩、论文和答辩、平时作业、选拔赛成绩、口试。上述项目加权产生最后成绩。

(5) IOI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 IOI)。中国是IOI创始国之一,中国计算机学会每年会组织代表队(4人),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的IOI。

IOI会计算团体的总分,每年中国的成绩也是非常好的,中国的同学基本上都会获得金牌,团体基本会拿到第一、第二。

以上便是信息学的相关竞赛介绍,可以看到整个信息学比赛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从最初的NOIP(联赛),到NOI(竞赛),再到冬令营、选拔赛,到最后的IOI,历时2年时间。时间长,比赛多,可以更好选出各种水平的孩子,不会因为学生一次发挥不好,或者一次特别好,导致选出的孩子不是最优秀的。

比赛比较多,相对来说也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即使没进省队,只要有一次成绩比较好,或者你的年龄比较小(初中或者高一)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都有签约的机会。

记得特别清楚的是,去年的冬令营,小乖也去参加了,当时他是初二,(我)也认识了一些外地的家长、小朋友。当时有一个河北的家长,他家小孩是高二,比赛之前也是比较纠结,正考虑是继续比赛,还是回去准备高考,因为参加竞赛花了很长时间,但还没有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因为在冬令营考的很不错,大概是前五名,就签了北大一本线,然后就很高兴地回去准备高考了。

今年清华和北大都举办了自己的冬令营,参加的要求是NOIP400多分以上,这时只要求分数,没有要求年级,所以很多初中的孩子都可以有资格参加冬令营。清华签了50多个孩子,北大基本都签了,有三位初中生获得清华降一本线,十几位初中生获得北大降一本线优惠。最优惠的是签约一本线,只要达到一本线,就可以入学,还有其他的优惠,比如降60分、40分、20分,还有的是有条件的,比如后面参加NOI是前120名,就降60分等等。这样,大学既把学生定下来了,同时又保证学生之后的成绩非常好,只要达到了学校的要求,那就给这个签约。

可以看到清华、北大一直在抢生源,从之前高三、高二开始抢,到现在降到从初中生开始定,对初中生已有优惠,总的来说,签约有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的趋势,所以竞赛越早接触、机会就越多。

热门问题解答

(1) 谈谈信息学竞赛对培养孩子能力方面的作用

信息学的学习需要具备的五大能力:

一是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是数学建模的能力;

三是灵活运用算法的能力;

四是编写代码并且调试的能力;

五是检测程序是否正确的能力。

信息学,就是计算机编程,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为什么说从信息学奥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都是素质全面、潜力无限呢?

这是因为学习程序设计能培养计算思维、抽象思维以及综合思维的能力。每一道信息奥赛的题目,均要求学生通过逻辑分析,把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再由此建构起可行的数学模型,最后编程解决。

此外,信息学竞赛中有一大类题目,被称为“无类型题目”,不能套用任何现成的算法,只能自己寻找数理规律,用创新算法求解。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编程也是一件极考验耐心和细心的事,几百行甚至上千行的程序,不能写错一点点,所以这其中的高手学习态度和能力都是同龄人的佼佼者。除具备算法功底、编程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创造性思维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再加上学习信息学必须要有扎实的数学功底,数学是学习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基础。

因此,经过长期的锻炼,这些获奖选手们的其他学科也不会弱。他们不但能轻松跨界,而且未来有无限发展可能,潜力巨大。

(2) iCode课程体系

我们的课程分成4大部分,分别是基础课程、探索课程、专题课程和算法课程。

第一大部分是基础课程。基础课程适合小学和初中的零基础学生,课程中主要使用图形化的编程模块,通过游戏闯关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形象化地理解编程逻辑、算法等基础知识。

第二大部分是探索课程。探索课程适合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有一定的编程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深入探索编程知识的应用。包括开发自己的博客、用canvas制作动画、通过建模编写一些策略和算法来解决问题等。

第三大部分是专题课程。专题课程是我们为学生们设立的“兴趣选修课”,集中了现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比较热门、前沿的技术话题,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决策、python等。学生们可以在有了一定编程知识的基础上,自己选修感兴趣的专题,一方面深化和应用自己的编程技能,另一方面是做到始终与科学最前沿的技术保持同步。

第四大部分是算法课程。目前的算法课程是在算法普及的基础上,培养未来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选手。面向的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的学生。算法课程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高,除了对编程知识本身的深入理解之外,还要求孩子有比较强的逻辑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强大的意志力。对于刚开始接触算法课程的学生,我们也非常注重培养他们对于编程的兴趣和热情,在后续的学习中,这将决定了他们能否克服困难,收获更多。

(3) 信息学竞赛对初中生、中考的作用

其实刚才也提到了这个问题,自主招生不仅仅对高中有用,现在有年龄越来越小的趋势,所以对于初中生,信息学竞赛成绩好的话,已经可以得到大学给的优惠条件了。另外,初中生在中考的时候,其实信息学竞赛也是可以做为科技特长的,每个中学有自己的科技特长的考试,有些学校就会有信息学竞赛部分的考试内容。

有个说法是,“中学看大学,小学看中学”,所以,大学招收什么样的学生,在自主招生里的方向,中学也会比较看重这方面的学生的,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所以,信息学竞赛在中考里面,是有些作用的。但是中考的科技特长,也是和自主招生类似,是学校自己出题,考的内容可能与竞赛也是相关的。

(4)什么样的孩子适合信息学竞赛

这个问题也是家长非常关心的。我觉得首先孩子要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如果他觉得信息学没有意思,学不下去的话,其实也不需要强求,就是希望孩子在他适合的地方发挥他的长处。

所以,兴趣是第一位的,兴趣很重要,另外,希望他是学有余力的。学习竞赛,一般是在学校里能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学习其他学科的时候不是很费劲,学有余力,有其他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因为自主招生,最后大部分孩子获得的优惠是降分,最后还是要参加高考的,所以学校里的学习还是基础,如果学有余力,就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不断的坚持,在竞赛方面能走的更远,获得的成绩其实对将来工作的方向或兴趣,都会有好处。

(5) 信息学竞赛和数学的关系

如果没有学过奥数,是不是信息学就没有办法学了,或者信息学对数学的要求到底是什么?

我关注信息学的竞赛很多年,同时孩子也学了好几年,也看了其他一些孩子的成长。我的感觉是,数学学得好的孩子,对信息学的学习非常有帮助,这样他理解算法会特别快。但是,没有学过奥数的孩子,也是可以学信息学。

刚才也提到过,北京的数学竞赛是非常强的,但信息学竞赛,在全国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数学最好的中学基本是人大附中,今年北京市进省队的,人大附中占了三分之二,人大附中的数学一直以来都特别强势,但信息学方面,人大附中就不是一枝独秀。但从信息学的省队名单可以看出,有很多各个学校的孩子,比如西城实验中学、海淀的十一中学、首师附、还有朝阳的八十中,他们的信息学都学得不错。相对来说,数学学得好的学生都到人大附中来了,很多其他学校的孩子,是没有怎么学过奥数,可能对数学也不是特别得喜欢,但是信息学学得非常不错,就是说没有学过奥数的孩子也是可以学习信息学的。

反过来说,学信息学对数学也是有帮助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点从孩子身上可以明显的感受出来,比如孩子做数学题的时候,有时会说,这道题我是从信息学想到的方法来做的,有时在学信息学时,会说这是数学的题。所以,这两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正在学数学(奥数)的孩子,同时学信息学,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两个是相互促进的,是有益的;如果没有学奥数,对奥数也不是很喜欢的孩子,但对信息学有兴趣,那来尝试学信息学也是可以的,没有奥数的底子,信息学一样可以学得很好。

记得特别清楚的一件事,北京省队中,一个已经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孩子参加NOIP,今年提高组的第一题,其实就是一个奥数题,他已经进入国家集训队了,可见信息学水平是很高的,但是第一题不会做,因为没有奥数基础,但这道题还是可以得到七八十分,一道题满分一百分,他利用计算机仍然可以得到大部分的分,同时也通过计算机进入了国家集训队,也就是说进入了全国的前几十名。所以,没有奥数基础也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孩子喜欢,就可以尝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