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第34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闭幕式在绍兴落下帷幕。历时六天的比赛获得圆满成功。其中,我们看到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的信息学竞赛团队成绩卓著,以下4名高二学生获得了竞赛的金奖:

陆宇暄(金牌,高二学生,两次入选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夏景涛(金牌,高二学生,入选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陈嘉乐(金牌,高二学生,入选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吴瑾昭(金牌,高二学生,入选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很多家长都希望了解一下信息学奥赛,也有很多家长希望培养孩子在编程上的特长,在未来高考时可以凭借自主招生弯道超车,下面就给家长们全面介绍一下信息学奥赛。

信息学奥赛是什么?

信息学奥赛的全称是“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其前身是“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该竞赛旨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教育,推广计算机应用的一项学科性竞赛活动。

信息学奥赛从1984年开始在全国举办,在1989年我国参加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来,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正式更名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简称NOI)。

信息学竞赛比的学生的编程解题能力,以后可能会有变化,但现在还是这样。编程解题就是把具体的问题抽象出来,形成题目以后,让学生运用自己全面的知识,通过思考并借助计算机这样一个智力工具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想全面地完成编程解题,就需要具备以下四种能力。

  1. 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思维能力是在有了计算机以后,必然要拥有的一种能力,它构建在数学知识之上。数学进入了计算机时代,要用计算机来求解,那么时代要求我们具备这种能力。
  2. 数学建模能力:因为很多的问题要计算,都需要建模。无论题目有多大、多难,都存在一个建模的问题和构建算法的问题。
  3. 程序实现能力:这种能力不是说学几条语句就能实现的。我们在大学课堂上教程序设计时,教了很多语句,教了很多语言,我认为那些没有用,因为这并没有教会他们如何真正去实现程序,所以,有些学生到了博士阶段编程能力还没有过关。
  4. 算法能力:很多题目涉及到图论和几何论的如识,一般都是在中学时期学不到的知识,那怎么办?只有由学生自己来学自己来做。很多人认为比较难的问题都要通过练习来解决,再者就是进一步抽象可用组合数学。

信息学奥赛为什么火热?

信息学奥赛之所以火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自主招生”。

我们可以看到2016年国内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例如中国人民大学,获得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一等奖以上的学生,在高考时可以降30分录取;例如南开大学,获得信息学奥赛省级赛区一等奖的学生,在高考时可以在投档线下降40分录取。

对于获得信息学奥赛全国赛奖项的学生,更是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级高校保送录取名额。另外,信息学奥赛也受世界各大名校的认可,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学生在报考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时,是个极大的加分项。

对于升学优势的渴望促使了家长们纷纷将孩子送去信息学奥赛培训班,也导致了竞赛的火热。

信息学奥赛怎么学?

那么,信息学奥赛该怎么学呢?

其实信息学计算机编程是借助程序设计作为载体,学习问题的求解过程,建立算法意识,培养良好的计算机编程思维。所以在学习信息学奥赛之前,核心问题就是提早让孩子接受计算机编程启蒙,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计算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之前尽早地让孩子接触少儿编程,通过图形化的少儿编程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为将来的信息学奥赛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信息学奥赛的教育思路上,我有以下几个主张:

  1. 问题驱动:我不主张系统学习,我们的选手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也不符合中学生的时间安排。因此,我们就用一个问题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强化实践:这是学好一门学科的突破点,也是信息学奥林匹克的突破点,我比较有这方面的经验。学习计算机一定要动手,不动手是学不会的。
  3. 注重优化、协同合作和总结提升:要有一种追求完美的精神,一起讨论、一起优化编程思路,最重要的是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总之,在孩子的编程启蒙阶段,我们建议家长能够陪同孩子一起学习少儿编程,有意识地观察孩子是否在编程上有浓厚的兴趣,以及逻辑思维优势,如果孩子有持续学习的渴望,在学习信息学奥赛阶段,我们建议家长找到优秀的培训导师,进行强化培养, 争取进入学校的竞赛团队,从而获得学校和老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