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编程猫宣布完成新一轮3亿元融资,截至这轮融资,编程猫平台用户为200万,入驻国内外公立校3000多所。

从2015年开始进入少儿编程领域,编程猫试水编程领域的方式与众多玩家相似——切入培训行业。但随着时间慢慢后移,它却慢慢走向了不同的路。在创始人李天驰的口中,培训业务甚至变成了编程猫的“历史遗留问题”。

发展近四年,李天驰试图讲一个更大胆的故事:先让你学会编程技术——培训,再给你提供低门槛的创作工具——开发工具,最后,做成一个亿级的开发者平台,让全民驾驭这个在未来世界或许是必备技能的技术。

编程猫联合创始人&CEO李天驰表示:作为一家以技术为驱动的公司,编程猫不以培训为主营业务,编程猫的价值也不在培训。编程猫能为少儿教育各个赛道的品牌提供一体化编程教育解决方案,目前正积极地以开放的姿态向各个行业展开合作。

5月25日,在编程猫“造梦之夜”产品及融资发布会上,创始人李天驰和孙悦就编程猫以及少儿编程教育发表了演讲,以下是演讲内容:

编程猫CEO李天驰演讲全文

大家好,欢迎来到编程猫的世界。

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很多人都来问我,少儿编程为什么站在了风口上,作为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你怎么看各种模式。

关于这个问题,我希望各位把目光拉远一点,这样就不容易被当前的风口吹得迷失方向。从一个很长的历史维度去看,你会看见一个不一样的少儿编程。更重要的是,你能看见本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从五十年前的这个人的梦想开始讲起。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这个人的背景,他是皮亚杰(编者注: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发展学的奠基人,上个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学家之一)的同事,也是MIT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办人之一。乐高为了纪念他的成就,以他的著作《Mindstorm》命名了一个玩具系列。他在教育学、人工智能、科技与教育结合这三个领域都取得过非凡的成就。他是人类史上第一个把儿童编程付诸实践的那个人。

1967年,他创造了LOGO语言。

直到今天,很多人还不明白少儿编程到底是在学什么。然而在个人计算机还没普及的五十年前,他就已经在思考,下一代与计算机技术之间的关系。

LOGO语言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专门为儿童设计的编程语言。通过指令,我们可以让小海龟绘画出各种形状,在计算机极其复杂的年代,LOGO语言把编程简化到了极致。

在座各位当中,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学过,但LOGO是我接触的第一门语言。至今,仍然有很多地区讲他作为儿童编程的学习工具。毋庸置疑,LOGO语言是儿童编程发展的奠基石。

这位人工智能先驱、实践儿童编程的梦想家叫Seymour Papert。 他提出儿童编程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所谓的知识,而是通过编程来改变思维模式。

同时,Papert也是一位教育家,他提出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Seymour Papert认为,教师应该成为课堂的组织者,提供资源和空间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他创造出了LOGO语言。这里的逻辑非常重要:LOGO语言是建构主义的实践工具,它是学生构建起新思维的工具。

为什么从这段50年前的历史讲起呢?

因为直到今天,少儿编程学什么、怎么学,其实都和50年前把儿童编程带到人类历史上的这个理念息息相关。我把历史拉到50年前,其实是想跟各位说明白,编程教育和其他品类,诸如数学、语文、英语等等,都不一样,它是一个新的物种,一个异类,一个狂热的梦想家创造的新事物。

其他学科的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和经验,而编程教育的目的则是为了构建起新的思维模式。这跟我们过去所习惯的教育是不一样的。

什么叫“构建思维模式”?

在我们过往的教育里,往往关注的是知识的复制粘贴,以及选拔、竞争、考试。这是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对东亚教育的一个总结,我认为非常精辟。

但是事实上,已经有一位大佬提出来,这种模式在新时代面前已经不适用了。他创造了一个词,叫“零点革命”

他认为人类拥有智能的那一刻起,时钟从零点开始转动,人类文明开始发展。到今天这个历史阶段,机器拥有智能,意味着时钟走完了一圈再次回到了原点,那么过去的经验不再适用。因此,我们过去所有的教育模式在这个新的“零点”时刻,也都需要重新思考。

这个观点,听起来很像是某个互联网大佬的话,但提出这个观点的,其实是来自教育圈的一位大佬,就是杜占元副部长。

正是因为相信未来我们的教育会有变化,相信Seymour Papert的“让学生成为学习中心”的理念,我们才创办了编程猫。在编程猫的世界里,我们给老师做了一个动漫形象,叫“猫老祖”。事实上,Papert就是猫老祖的原型。

我们相信,编程教育要以新的教育形式来进行。下面是我们找到的一段关于Seymour Papert阐述他做出LOGO语言初衷的视频,给各位分享一下。

“不是learn to code,而是code to learn。”

各位,以上就是少儿编程的过去,我花了很多时间跟各位讲述这段历史,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最初的这个梦想家异想天开地想开辟这一块天地的时候,他在想什么,这个行业的原点是什么。

“重要的不是学习编程,而是通过编程来对世界形成新的认知。”

所以,少儿编程不是一个新的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在Seymour Papert创造了LOGO语言的四十年后,2007年,当初他在麻省理工带过的一个博士生Mitch,创造了Scratch。很多知道这个产品的人可能会以为少儿编程的源头在2007年,但是如果你了解历史,实际上在五十年前,这个行业的原点就已经出现了。

这个原点一路向下推演,2015年,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回国做出了编程猫。

上面这张图片,就是少儿编程的过去了。

为什么我们只放了图片上这些产品呢?因为只有这些产品是继承了“编程是认知世界的新方式”的理念做出来的,这个和为了“知识的传授”做出来的产品有本质的差别。

所以我们把继承了Seymour Papert的建构主义思想的工具放在这里,这也是我们现在常见的一些少儿编程语言,事实上,到了今天,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巨大的、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计算设备已经在这十年间完全换代了!

在座有多少今天带了手机的能不能举一下手?那又有多少带了笔记本呢?

我们身在会场,但正在用手机进行与全世界的连接,镜头的另一边,也有许多人正在用手机观看我们的直播,手机已经毫无疑问成为了我们最重要的生产力工具。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想突破尺寸的界限。十年间,微软、Google……很多公司都在努力想突破,怎么在手机上完成全功能的编程环境,但是都没有成功。

因为很多命令行编程语言特别难用,而手机上能用的图形化语言功能又特别弱小。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马上要发布的这款产品称为“少儿编程的未来”,因为它特别简单,特别易用,功能也非常强大。

这个产品的名字叫Nemo

为了今天的发布,我们已经等了两年了。

我们相信,这是一个能把整个行业带到下一个时代的产品。希望这个产品能赋能于每一个心怀梦想的孩子,给以他们创造的能力。

这个产品非常非常非常地方便,你在等车的时候、在家里、在任何可以玩“王者荣耀”的地方,都可以编程创作。

下面,我给大家演示一下:

现在所有孩子都是在手机上“玩”,那如果他们都在手机上创作呢?

可以看到,尽管Nemo只是你手机里一个小小的App,但是它能做的事情非常多:编写一个动画故事,一个植物图鉴,一套绘画工具,一个班级管理的小程序,一个关于割圆术求圆周率的数学实验,一出《老人与海》的动画剧,一个飞机大战的经典小游戏,一款能互动的艺术作品,还有像“脸萌”这样的小程序……

过去我们都知道,在手机上能玩“飞机大战”、“水果忍者”、“王者荣耀”;但是现在,我们能编出一个来,就在你的手机上。

6月15号,Nemo会在iOS App Store上线,安卓版随后。

Nemo将带给这个时代的孩子完全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当这个孩子在编写一个抽奖小程序的时候,他实际上也在设计,在把真实的转盘转动的模式进行抽象化处理并转换成计算机能理解的模式,这样的思考方式不仅仅对编程有用,事实上他对世界的认知也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样通过编程来重构真实世界的学习方式,真正意义上使得我们的孩子和手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从懂得利用编程控制他手里的虚拟世界那一刻起,他实际上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工具,他不再是王者荣耀里的一个玩家,而是这个虚拟世界的创造者,他的思维模式开始发生你看不见的变化,就像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具被制造出来,我们获取了改造世界的能力,我们对世界的思考模式也就从此改变。

这是我们希望给这一代的孩子带来的变化,也是编程猫所有人的梦想。

孩子在编程的时候,不仅仅是在编程,他在对他身处的世界进行抽象和解构,他们是在虚拟的世界进行自我表达。

孩子在用Nemo和编程猫来进行编程的时候,你发现其实他们不仅仅是在写程序,他们还在做设计,写剧情。

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创作,我们还做了一些很棒的产品,比如3D画板。我们希望帮助学生很容易地能设计出一个房子,一个3D角色,一个花园,甚至一座城市。我们还做了一块画板,帮助学生来“画”出音乐。我们在交互上花了很多心思,希望这些小小的细节,能打动我们的孩子,让他们觉得创作是一件既简单又快乐的事情。

上面是我们的工具矩阵,下面是我们用这些工具和图形化编程做出来的一个VR游戏。

这个VR游戏,在手机上放进一个设备里就能开始。这里面的地形和人物是通过3D画板设计的,音乐是通过音乐画板来做的。

不仅仅是这些创作工具,我们甚至从头开始做了一个引擎来实现3D的效果和VR。事实上这相当困难,也花费了我们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我们太想让孩子们能进入他们自己编造规则的那个地方,亲眼看一看他们创造的世界了。

所以,以上就是关于少儿编程,关于编程猫。

希望我们一点点的努力,能给我们的下一代带来更多实现梦想的可能性。我们离改变教育还很远,与大家一起努力,that’s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