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总裁任正非签发一封电子邮件,在全球范围内招募20-30名天才少年,并对已确认加入华为的其中8位天才编程少年给出了年薪方案,最高年薪201万元,最低年薪也有89.6万元。
这8位天才编程少年主要为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方向的前沿人才,这让我们看到华为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力投入,也让我们思考未来的教育方向。
中美战略布局
人才储备成双方决胜的关键
任正非曾提到的:“这些天才少年会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无论是小到一个公司,大到一个国家,想要打赢未来的技术与商业战争,创新驱动是核心动力。
而要创新,就必须要有世界顶尖的人才和他们充分发挥才智的土壤。
无论是中国的学生在SAT(美国高考)中屡获高分,还是PISA国际学生测评中,综合成绩位列世界前列,都表明中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数学,在国际教育中都有着极大的优势。
但,中国却依然缺少在各行各业的顶尖科技人才。据数据显示,我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仅有3.27%,相当于欧盟、日本、加拿大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远低于美国。
为什么基础学科并不如我们的美国学生,却在各个行业获诺贝尔奖,涌现出无数创新人才?在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模式中,我们似乎能寻找到答案。
因应试的需要,中国学生不能有短板,没时间探索自己最擅长和喜欢的科目。即便是有机会接触到STEAM编程、科学、天文等教育,依然会和升学、考试挂钩。
而美国则提倡“偏才”教育,尤其是对孩子编程思维的培养。他们更希望通过‘因材施教’,跟上国家科技发展的步伐,培养出真正有天赋的拔尖人才。
为了让孩子的天赋得到更好培养,学校会设专车送他们去更高的年级上课。有些孩子还在高二,就已经学完偏微分方程。甚至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完成大学预科课程。
为了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美国从低学龄的孩子开始就做足了功夫,中小学阶段的编程普及率高达67.5%。
根据高盛《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报告统计,2017年全球新兴人工智能项目中,中国占据51%,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但全球人才储备方面,中国却只占5%左右。这,几乎成为双方最大的差距。
为了弥补短板,除了引进人才之外,迫切需要更长远的策略,培养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创造性、和科技自信心。这也带动了我国少儿编程教育的趋势。
这样,在未来我们才能创造自己的标准,拖着世界往前走。
人工智能时代
我们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对AI还一无所知;90 年代,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与”深蓝” 计算机决战,”深蓝”获胜,成为AI的重要里程碑;2016 年,Google 的 AlphaGo 赢了韩国棋手李世石,引发 AI 热潮。
从那时起,人们惊觉,原来AI竟是个厉害角色。
如今,AI的运用比我们想象的范围要大得多。智能导航系统、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系统,都是AI的杰作。不知不觉间,它早已闯入我们的生活,并在未来有更深的渗透。
我们不禁猜想,在一个被AI席卷的时代下,当重复性工作都被机器取代,甚至连考验智力的工作也受到冲击时,到底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答案就是,少儿编程教育。
当下的AI时代风起云涌,充满了未知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还是循规蹈矩,那就是在培养机器人。在成为时代的创造者前,不妨做个积极主动的适应者。敢想、敢做、敢尝试,在永不止步的学习中,领悟编程思维给予我们的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