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星球正向人类走来,全球的“编程风”愈刮愈烈,已有24个国家在基础教育中设立了编程课程。对于提高我国少儿教育质量而言,少儿编程教育亦有非常大的优势。具体表现为:
1、少儿编程教育并非是要求几岁的孩子学习C语言、Java等工业级开发语言,而是通过编程游戏启蒙、可视化图形编程等课程,培养孩子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解难能力。
2、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迅速了解计算机、机器人的运作方式,也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对自我探索、设计思维都有提升。
3、编程教育是一个多学科的大融合,涵盖科学、技术、数学等,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比学科分离、注重知识点记忆的传统教育更适应现实需要。
4、可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社交能力等,让孩子全方位发展。相比于传统应试教育注重考试和升学,通过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想,少儿编程教育更注重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摸索和创新的精神,启发孩子独立思考。
一种是脚手架模式,借助游戏闯关的形式,就像造房子一样,通过脚手架辅助搭建小程序,从而让孩子学习编程。这些小游戏因为是图形显示,非常直观,很容易激发孩子对编程的兴趣,典型的代表有Tynker、CodeMonkey。
另一种是PBL模式(Project Based Learning),该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将学习与任务挂钩,让学生主动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主要通过制作动画、小游戏等项目来学习编程,典型的代表有Scratch、APP Inventor。
少儿编程教育关键要素
1、师资力量
教育产品,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老师,老师是谁,比课程本身更加重要。同样的课程,不同的老师,讲的内容会完全不同,孩子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学习效果,一个好老师可以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少儿编程教育,也可以最大程度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能力。
少儿编程教育老师,一方面要懂编程本身,另一方面则需要是幼教人才,而懂编程的年轻人,基本都去做编程了——毕竟编程是一个高薪工作,因此目前少儿编程师资是极其匮乏的。同时,教师的培训机制也是缺乏的,每个机构只能自己去摸索,各家的培训方式都不相同,这就造成市场上的少儿编程教育教师良莠不齐。
2、编程平台
少儿编程教育首要的就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一个有趣实用的编程平台是十分需要的。传统的Scratch等由于更新慢等原因,在实际使用时的效果不如预期,此时,各家少儿编程教育机构就需要自己研发、或是合作研发适用于中国市场的,行之有效的,且能极大激发孩子兴趣的编程平台。
3、课程体系
不论是奥数、英语、钢琴还是舞蹈,诸多学科从儿童时代可以一直学到成年。少儿编程理论上来说可以不断学习,最终将基础能力转化为大学专业甚至终身职业。不过目前并没有贯穿整个成长阶段的少儿编程教育体系,大多数都只有几年课程。
少儿编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1、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少儿编程教育仍处于落后状态。
投资力度不够,也没有引起家长的广泛重视,以全球少儿编程语言Scratch为例,美国的渗透率最高,为44.8%,而我国的渗透率仅为0.96%。虽然大多数中小学已实行编程教育建设,但由于少儿编程教育并不在我国中小学科目内,很多家长热情不高,不愿买单。
同时,少儿编程作为新事物,还没有权威、统一的评价体系,家长认知也不多,因此在和学科辅导班、兴趣特长班相比时自然落于下风。
2、少儿编程教育的课程延续性不足,往往只有适合几年学习的课程体系。
在参加完少儿编程项目的一个阶段课程后,孩子对图形化编程已经基本掌握,这时,下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有两个方向可以考虑,一是硬件编程,比如机器人编程,或树莓派等开源硬件;另一个方向是信息竞赛或代码类编程。
开源硬件涉及较多电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代码类编程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对数学的要求也更高,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学生,但这时孩子的升学压力也很大,几乎没有时间投入到编程教育中,于是,如何选择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同时,现阶段已有的编程教育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融合的并不是很好,在编程教育中得到的计算机编程知识和实际学校的编程课程之间存在差异,如何将前者应用到后者也是一个难点。
3、中国STEAM教育缺少创新高效的教育资源和项目建设,大多资源从美国引进,存在着老旧过时的问题,再加上现在的中小学教师不能完全达到STEAM教育所需的水平,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利用教育资源掌握知识和能力。
4、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图形化语言学习的编程教育而言,游戏化编程教育将编程语言学习变成游戏关卡,学习者通过输入代码指令来引导角色过关,最开始是零门槛,难度不断增加,而游戏的过程编程知识也在逐步扩展。
不过游戏化编程教育要落地同样面临挑战,说到游戏家长和学校可能会有所排斥,宣传好游戏化编程的价值很重要,同时也要在趣味性和知识点上平衡,而且目前游戏化编程做的较好的都是美国的课程,需要汉化。
5、市面上的编程教程以软硬件结合的套件较多,训练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编程技能,而编程环节需要孩子理解if、while、for这样的编程语句,虽然有将其转化为图形化界面,难度依然非常大,市场需要新的形式。
少儿编程教育国家政策导向
1、自2010年以来,包括《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相关法规的出台,对于儿童的素养教育的重视上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2、2016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对我国未来五年科技创新进行了系统规划和前瞻布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
3、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其中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大幅提升和细化了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4、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提到,要开发基于大数据智能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还提出要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设立人工智能专业等。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5、2017年浙江实施新高考选考方案,将信息技术(含编程)纳入高考科目,其分值占比与传统选考科目一致,为100分。同时,在浙江省公布的选考科目范围中,信息技术科目被多所211高校多专业要求选考。
6、2017年,各地高校和中学加大了对编程教育的倾斜,17所985高校给出科技特长生加分条件, 211高校紧随其后。清华附中、人大附中、上外附中等600多所全国一流中学相继开设了编程教育相关课程。在各线城市,开课的公立中小学数量都正呈指数级增长。
7、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计划强调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将人工智能切实融入实际教学环境中,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8、2018—2020年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窗口期,为搭上人工智能技术快车,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并为实现2030年人工智能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人工智能教育无疑是现阶段发展的重中之重。究其根本,技术的竞争终要回归到人才的竞争中去。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已然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大任务。
编程对孩子思维能力的提升
1、逻辑思维能力
你会发现,身边的一些孩子很有说话欲望,表达很有逻辑,而且做事也有计划,而另一些孩子表达不清自己的想法,说话也没有前因后果,这就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差异造成的。
谷歌公司将“编程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概括成这四大类型:分解问题,模式认知,抽象思维,算法设计。通过这四个步骤,一个棘手的复杂问题先被拆解成一系列好解决的小问题;每一个小问题被单独检视、思考,搜索解决方案;然后,形成解决思路;最后,设计步骤,执行——问题解决。你会发现,编程是能够把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思维最好的载体。
另外,根据教育认知学,孩子会在7岁左右开始形成抽象逻辑思维,整个7-12岁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最佳形成期。所以孩子从小学阶段开始学编程,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2、创造性思维
少儿编程Scratch语言之父雷斯尼克曾提出两种学生的类型。一种是“A型学生”,他们考试成绩很好,却按部就班,并不具备在当今社会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另一种为“X型学生”,他们具有创新思维和冒险精神,喜欢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在未来他们更有可能提出富有创意的想法,这也是每个国家在未来更加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3、试错思维
编程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试错,修正,调试周期是非常短的,低到孩子们可能都意识不到自己是在不断试错。在反复地试错、修改和反思中,开启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孩子建立起宝贵的试错思维。
我们在工作以后会发现,那些高学历高智商的精英,他们在面临人生选择时,不会轻易被困难吓倒,而是会理性地分析利弊,目标更明确,更善于利用有限的资源。编程能够带给孩子的,就是这样一种面对困难和选择时不惧挑战的心态。
除以上外,编程还可以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各方面能力。编程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伴随孩子终身的思维综合能力和学习习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