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通知要求各地要切实落实国家关于财政教育经费可用于购买信息化资源和服务的政策,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数字经济、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工作统筹推进。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为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积极鼓励企业投入资金,提供优质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多元投入、协同推进。

教育信息化2.0行动已全面启动,关键在于信息化的前沿科技产品和技术研发与应用。

1、教育信息化2.0发展目标

确立“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继续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提速增智,所有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带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无线校园和智能设备应用逐步普及。“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提质增效,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基础上,形成“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融合发展。

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引入“平台+教育”服务模式,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2、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数字资源服务普及

建成互联互通、开放灵活、多级分布、覆盖全国、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枢纽连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所有省级体系。

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数字教育资源版权保护和共享交易机制;利用平台模式实现资源众筹众创,完善优课服务;升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升慕课服务;汇聚高校、企业等各方力量,提供精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推进开放资源汇聚共享,打破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壁垒;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汇聚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科研、文化资源,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全体学习者提供海量、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实现从“专用资源服务”向“大资源服务”的转变。

网络学习空间覆盖

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支持下,培训1万名中小学校长、2万名中小学教师、3000名职业院校校长、6000名职业院校教师,并带动地方开展更大范围的培训。

普及推广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实现“人人用空间”引领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加快推进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建立个人终身电子学习档案。

数字资源服务普及网络扶智攻坚

通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企业和社会机构的支持,在“三区三州”等地开展 “送培到家”活动。推动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建设,开展信息化教学设备捐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等系列活动。

引导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方式,开展联校网教、数字学校建设与应用。

教育治理能力优化

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支撑体系,助力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改革发展。

推进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建立“覆盖全国、统一标准、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教育政务信息资源大数据。推进教育“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教育部“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一张表管理”和“一站式服务”。

百区千校万课引领

建立百个典型区域。通过推荐遴选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百个典型区域,培育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的样本区,探索在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利用信息化优化教育供给的典型路径。

培育千所标杆学校。分批组织遴选100所高等学校、300所职业学校、1000所基础教育学校和一定数量的举办继续教育的学校开展示范,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

遴选万堂示范课例。汇聚电教系统、教研系统等各方力量,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推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为依托,遴选万堂优秀课堂教学案例

数字校园规范建设

推进宽带卫星联校试点行动。与中国卫通联合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云南省昭通市、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各选择1个县开展试点,每县选择1所主体学校和4所未联网学校(教学点),免费安装“中星16号”卫星设备并连通网络,开展信息化教学教研。

促进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普及。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发布中小学、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推动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全覆盖。将网络教学环境纳入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标准,数字教育资源列入中小学教材配备要求范围。

加强职业院校、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服务信息化教学需要。推动各地以区域为单位统筹建立数字校园专门保障队伍,彻底解决学校运维保障力量薄弱问题。

智慧教育创新发展

在雄安新区等一批地方积极、条件具备的地区,设立10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适应5G网络技术发展,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建设为载体,加强大容量智能教学资源建设。

建立学术共同体,加强智能教学助手、教育机器人、智能学伴、语言文字信息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教育信息化交叉学科建设,实现大平台、大项目、大基地、大学科整体布局、协同发展。

信息素养全面提升

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