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苏州中学高三(1)班黄鹤飞同学在班会上的一次主题分享,原标题为《论勤奋》

黄鹤飞同学分享了自己在信息学路上,从“几乎从零开始”到“清华本一线签约”的心路历程,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再次证明了从小白到大牛之间的距离其实只有两个字——勤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自古以来,勤奋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勤奋往往可以化不可能为可能,将渺茫的希望化为眼前的风景。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讲,参加信息学科竞赛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历程,而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调整、不断拼搏的过程。

记得刚刚开始参加竞赛辅导时,面对的竞争对手几乎都是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了,而且不少同学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而我却几乎从零开始,除了自己非常强烈的兴趣之外,几乎一无所有。

但我深刻的懂得,成功向来属于珍惜时间、爱惜光阴的人,属于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人,属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属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人。所以,我默默地告诫自己,我要以我的竞争对手、竞争伙伴为榜样,以更加勤勉的态度去迎接竞赛过程中的任何一次挑战。

一段时间后,终于,我尝到了坚持坚守的甜头,第一次参加信息竞赛省级联赛就以省一等奖告终。从那时候,我就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看书、刷题、整理算法中。在高一的寒假参加了省里举办的冬令营,当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我愈发觉得,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而时间太少。

就在我踌躇满志的时候,在接下来4、5月份两次省队选拔赛中,我却又体验了一次省选的难度。在我几乎每一道题目都很难做对的情况下,却看到其他不少同学能轻松地全部做对。我困惑,我不解,但我不能退却。

从高二的暑假开始,我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依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竞赛中去。一开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法抽出很多时间进行训练,导致在11月的联赛中没有发挥出好的成绩,只是勉强拿到了国一。但是我没有放弃希望,努力地去分析过去失败的原因,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弥补。同时也在网络上结交了全国各地的许多同样学习这门竞赛的朋友,经常进行学术上的探讨。

到了下一个学期,我开始每天待在机房里,从早到晚,除去吃饭去洗手间,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刷题。我把自己需要学习的算法列在纸上,每周按计划去刷相应的题目,同时也做一些综合题来巩固之前学过的算法。

依稀记得,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自身的水平,不能很快的做出题目。经常会一道题调试好几个小时,写几百行的代码也是常有的事。每天坐在电脑前,不仅仅身体感觉累,精神也十分疲惫。但是我仍然坚持训练,在这一个多月中,总共做了300余道题,写了上万行的代码,也感觉到了自己实力有所提升。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今年的4、5月份,接连的省队选拔、清华夏令营中,我得到了清华大学降一本线录取的优惠。

同学们,因为勤奋,安徒生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为童话王;因为勤奋,巴尔扎克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人间喜剧》;还是因为勤奋,爱迪生才有了一千多项伟大的科学发明,爱因斯坦才得以创立震惊世界的相对论。我们正处在学习阶段,应该具有爱迪生、巴尔扎克那样的刻苦努力、不懈追求的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追逐梦想的舞台上一显身手。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勤奋,才能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最后,祝愿学校的竞赛事业越办越好,将来有越来越多的同学能够在竞赛这条路上走的更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