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以敢言敢说、观点专业锐利又富有趣味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欢。
这位央视名嘴还有一个让他特别骄傲的身份就是父亲。让人没想到的是,谈到教育孩子,他的教育理念却让人大跌眼镜:不许孩子考第一。
他曾在孩子中考前,跟孩子说,“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就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白岩松在他给孩子的“人生邮件”中,特别强调“不争第一”:
争第一的人,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会派上用场。
也许,每一个战役,你都赢了,但夜深人静,一个又一个伤口,会让自己触目惊心。
何必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杯!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在那条长长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
教育不是赛跑,就像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所写: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时间,让他从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或许有人会说:“不考第一,不看重分数,我们的孩子将来怎么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
教育界其实有一个“第十名现象”,说的是第十名前后到第二十名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出色”,更容易成为“栋梁型”人才。这群孩子成绩不至于太差,但却没有把分数、名次当成唯一的追求。他们不在分数上钻牛角尖,学习视野更广阔、主动性更强,更能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很好地发展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马云在阿里巴巴的时候曾有过一番惊人言论:“我招聘的时候,不太喜欢班里从小到大是前三的学生,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失败概率实在太大,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一点挫折就掉下去了。相反,那些平时做事不太争100分的人,他们学到的更多,创造力更强。”
马云曾向中小学教育建议:“如果我们再一味地要求孩子死记硬背,30年后,孩子是找不到工作的。因为,你的孩子能干的,机器人比他做得更好。”
“人和机器竞争关键在于智慧,在于创造力。知识可以学,但创新能力不能学,只能体验。”
所以,为什么要刻意追求“第一名”呢?现在的社会发展是多元化的,分数早已不能论英雄。只注重分数和排名其实是教育中的一种“穷人思维”。
父母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孩子。
孩子成绩重要吗?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这个时代的孩子,永远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编程掌握和未来机器时代对话的能力,他们在人生长跑中也就多了一份勇气。
最后,我们想说:“亲爱的孩子,人生这场马拉松,往往是坚持后才有希望,不是第一名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