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在第38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期间举办的2018中外教师科技教育创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规划处处长姚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清华大学教授马少平、西澳大利亚科技馆科普项目主管Jessica Caroline Silva等中外重量级的嘉宾,围绕“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人工智能+X,深入各个学科
翟小宁说,在时代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科技的发展靠教育,现在所培养的中学生,2035年的时候他们30岁左右,2050年的时候他们50岁左右,这跟习近平总书记所描绘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间节点正好吻合。
一个人从30多岁到50多岁创新力发展的黄金阶段,所以国家是否能够真正强大起来,跟我们现在所培养的人才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着眼于为未来而培养。
人工智能助力未来教育
人工智能技术为未来教育的助益可以用解放、释放、开放三个词来形容。智能教育可以将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从繁琐重复的学习工作中解放出来,能够为师生提供释放潜能、热情和创造力的平台,也可以为全社会提供开源共创、开放共享的教育平台。通过智能教育,可以构建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全人培养、人人为师的未来学习共同体。
未来的教育肯定是开源共创、智慧共生的。传统教育方式是围绕教材开展的以教师教为主,未来的教育方式是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支撑,以学生学习和探究为主,以教师对学生个性化指导为辅的教育形式,是以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形态呈现。
未来的学习更加凸显这样一些特点:
- 第一,个性化。未来人人都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自主学习,学习是随时随地的事,学习更加个性化。
- 第二,智能化。未来的学习跟科技密切相关,借助人工智能可以更便捷的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学习因科技发展产生新的创新动力。
- 第三,共享式。借助现代媒体手段和人工智能,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受地域和语言限制,在很远的地方也可以面对面交流,交流共享更加便利。
- 第四,创新性。知识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有些知识不用再死记硬背,人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提供的丰富知识宝库开展创新性学习,创新不仅是成年人的事,更是青少年的事,创新的年龄段在提前。创新不仅仅是少数人的事,借助人工智能人人可以参与创新。
未来的教育以师生学习共同体形式开展,不受课堂的局限,无学科疆界,没有校园限制,人人为师,终身学习。
人工智能将成为核心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必然有些工作要被人工智能取代,例如会议速记员、同声翻译等等,这些发展也会对教育产生冲击,比如外语教学,很多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和知识也许不再那么重要,我们想要查询什么内容只要说一句话,人工智能就能检索出结果。
但是,我认为人的基本读写能力培养和训练还是很必要的,语言教学还跟文化的传承息息相关,外语的学习不宜取消。目前我们还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人工智能只专注于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例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翻译等。
即使到了强人工智能阶段或者超人工智能阶段,语言的学习,特别是母语的学习什么时候也不能轻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母语是中华民族的基因,语言学习永远是提升文明修养的重要途径。
编程能力将成为基础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未来人跟机器交互的应用场景会更加广泛,懂得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具备计算思维的人在与人工智能打交道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不过计算机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更为重要,学生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这个过程比掌握计算机语言更重要。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也越来越容易学了,在朝着模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也许以后的计算机程序设计,通过自然语言口述就能完成,不用再学习专门的计算机语言了。
我们要更关注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和应用。
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课上,学生可以解密深度强化学习,分析Alphago背后的核心原理。教师引导学生从人工智能如何打视频游戏出发,探索研究机器在游戏上如何一步一步自我进化,最后结合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自动驾驶模拟竞技平台,让学生设计算法实现自动驾驶决策。
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课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预测房价、预测电视剧的收视率、分析媒体舆论对股价的影响、预测2020年奥运会金牌排行榜等。
在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课上,学生可以根据豆瓣网最新电影影评生成词云图。
在人工智能——在数学科学(数据建模)课上,学生可以研究人工智能排课系统。
在人工智能——在计算视觉课上,学生可以研究儿童陪伴机器人,机器人不仅能识别出人脸,还能识别出儿童的表情是喜悦还是悲伤,是兴奋还是沮丧,然后做出不同的陪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