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游戏的开发和推广。支持开展人工智能竞赛,鼓励进行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创作。
其中,在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就曾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2017年秋季开始,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原则上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目标直指培养“编程思想”
面对日益发展的人类社会智能化,社会已意识到作为计算机信息时代的核心——编程,将会融入到人类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将成为像外语一样的一项基本技能。所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编程科目加入到中小学学科教育当中。
中小学开设编程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时代所需的“编程思维”。编程教育的重点不是学会写代码,抑或是学习未来成为程序员的专业性极强的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体验编程来了解如何与计算机交流,如何将所需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手段转化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形式,使计算机能够根据指令一步一步地工作,从而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编程思维”“思考力”主要培养孩子们有逻辑的思维、批判的思考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很显然,“编程教育”是学生思考力的培养,也是学生借助“编程” 这一媒介直通人工智能的“窗口”。
学校将成为“编程”的主阵地
在21世纪的今天,若当下的儿童没有充分具备有关计算机工作原理、大数据分析等与编程相关的知识、思维与能力,则必将被新时代所淘汰。如果能让孩子从小学接触计算机编程的知识,用少儿编程工具掌握编程思维和编程原理,以此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系统化思维。这些从小接触编程的儿童,将能更好地融入未来人工智能社会。
其实,这些年一些中小学也零零星星地开展了一些“编程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在小学的课外活动中,学生们可在计算机上体验动画人物的程序设计,但没有进行系统学习。所以也只是做为简单了解,谈不上真正学习编程。
编程作为第三语言,其实与平时我们说话并无什么不同。所以,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学习编程的话,那它对我们来说也就如同说话一般。谁是学习语言的强者,当然就是刚刚处于接收知识阶段,学习能力最强的孩子了,第三语言对于他们来说其实跟数学语文相差无几。
编程不仅仅是让孩子们掌握电脑程序的编辑技术,更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考能力,拥有程序思维。在快速的技术革新中,如果学生拥有了“编程思维”能力,无论编程和信息技术的现状如何变化,都可以进行正确应对。